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帕克”太陽探測器發射3年之后,成為第一個“觸摸太陽”的人類航天器。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5日報道,在NASA設定這個目標60年后,“帕克”太陽探測器成功飛越太陽的日冕——也是太陽的最外層大氣,對太陽風粒子和這顆恒星的磁場進行了分析測量。
報道稱,NASA的科學項目負責人托馬斯·祖爾布亨在聲明中說,“帕克”探測器“觸摸太陽”是一項“真正了不起的壯舉”。“這個里程碑事件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對太陽演化以及這顆恒星對太陽系影響的更深入了解,而且也讓我們獲得了更多關于宇宙其余恒星的知識。”
“帕克”探測器于2018年發射升空,它以天體物理學家尤金·帕克命名,因為包括他在內的眾多科學家都希望這顆太陽探測器能回答有關太陽風的一系列基本問題。
NASA官網介紹稱,與地球不同,太陽沒有固體表面,但存在溫度非常高的大氣層。依靠強大的引力和磁場,組成太陽的高溫氣體被凝聚在一起。但上升的熱流和壓力會將這些物質推離太陽。引力和磁場的作用力與推力相當的太陽表面區域被稱為阿爾芬臨界面,這里標志著太陽大氣的結束和太陽風的開始。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還沒有確定阿爾芬臨界面的確切位置,只能粗略估計它距離太陽表面約為10-20個太陽半徑,相當于430-860萬英里。
今年4月,“帕克”探測器的研究團隊意識到這顆探測器已經首次進入太陽大氣層。在它第8次近距離飛越太陽時,探測器記錄到太陽大氣層結束和太陽風開始的邊界區域所有的特殊磁場和粒子。這里距離太陽表面約810萬英里。報道稱,在4月的這次近距離飛越過程中,“帕克”多次進出日冕,獲得的數據有助于研究人員進一步了解阿爾芬臨界面。
據介紹,太陽的大氣結構由內到外可分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非常特殊的是,日冕的溫度比這顆恒星的表面要高得多,探測到的最熱溫度約100萬攝氏度,而太陽表面約為6000攝氏度。這其中的奧秘,“帕克”探測器或許有希望能一探究竟。
在“帕克”探測器的任務結束之前,它還將在7年內對太陽進行21次“近距離接觸”。其中最關鍵的一次是在2024年,它將抵達距離太陽表面約390萬英里的距離。為近距離“觸摸”太陽,“帕克”探測器已經做好充分準備,它擁有4.5英寸厚的碳基復合材料防護罩,可以承受接近1371攝氏度的高溫,同時保證航天器及內部科研設備能在正常溫度范圍內運轉。 (張 杰)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