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腫塊臨床上較為常見,可以是頸部或非頸部疾病的共同表現。所以,頸部腫塊的鑒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那么頸部腫塊具體有哪些類型?
先天性腫塊。包括甲狀舌骨囊腫(與甲狀腺發育有關的先天性畸形)、還有鰓裂瘺管、鰓裂囊腫、淋巴管瘤等。
炎癥性腫塊。包括急慢性淋巴結炎、頸部淋巴結結核和頸部各種細菌感染,特點往往是合并局部疼痛和充血,患者常感覺到紅腫熱痛。
腫瘤性腫塊。包括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良性腫瘤包括甲狀腺腺瘤、涎腺混合瘤、神經源性腫瘤以及血管瘤、脂肪瘤等;惡性腫瘤常見為原發性的甲狀腺癌、淋巴瘤以及轉移性的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鼻部惡性腫瘤等。
有人問,頸部有腫塊就是癌癥嗎?首先,頸部腫塊存在“三七規律”。七是指腫塊出現時間較短,7天以內的一般多為炎癥性腫塊;腫塊出現時間從7周到7個月不等,則很可能是腫瘤性腫塊,良惡性則與腫塊生長速度有一定關聯性;如果腫塊存在七八年以上,很可能是先天性腫塊。
其次,頸部腫塊還有“80%規律”,即存在5個80%:頸部腫塊里20%的病變源于甲狀腺,80%源于甲狀腺外;20%是先天性和炎癥性的腫塊,約80%是腫瘤性腫塊;20%是良性腫塊,80%可能是惡性腫瘤;惡性腫瘤里,20%是頸部原發,約80%是轉移性的;轉移性腫瘤里,20%原發灶在頭頸以下,約80%以上源于頭頸部。
因此,頸部腫塊的惡性幾率較高,需要大家高度重視。頭頸部惡性腫瘤有哪些癥狀?
頸部腫塊的常見來源是頭頸部惡性腫瘤。當患者有以下癥狀,特別是伴有頸部腫塊時,應盡早就醫明確診斷:
1.鼻咽癌:頭痛、鼻涕帶血、耳鳴、頸部腫塊等。
2.喉癌:聲音嘶啞且兩周以上都不能緩解、咯血,后期可出現呼吸困難等。
3.下咽癌:咽喉異物感,后期可堵塞咽喉部,引起吞咽困難、呼吸困難等。
4.鼻部惡性腫瘤:鼻塞、鼻涕帶血、頭痛,甚至牙疼、視力下降等。
如何治療頸部腫塊?首先要明確診斷,通過內鏡、超聲、CT、磁共振、活檢等檢查,判斷腫塊到底是先天性、炎癥性還是腫瘤性,以及腫瘤是否為惡性,建議發現頸部腫塊的患者到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診。若是惡性腫瘤,需找到原發灶并進行針對原發灶的治療。根據惡性腫瘤的原發部位以及分期的不同,治療方式各有差異,具體手段包括手術、放療、化療等。針對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的情況,可進行頸部淋巴結清掃;針對無法實現根治的晚期病人,通過姑息治療能延長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p>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